科创板指数投资体系日益丰富 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
2018年11月5日,黄浦江畔,“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”的宣告声里,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全新板块。经过6年的努力,这片“试验田”孕育出科创“繁花”。
截至2024年11月5日,科创板坚守“硬科技”定位,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577家,总市值超6万亿元。
与此同时,科创板的投资“工具箱”不断丰富,进一步丰富投资者观测及投资标的。截至10月底,科创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近2900亿元,较年初增长超70%,其中科创50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近2200亿元,较年初增长超40%。
上交所表示,将持续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,不断扩大科创板指数体系的覆盖面,巩固指数体系的市场影响力,有效形成聚集效应;持续优化科创板股票做市商机制,丰富科创板ETF产品布局,推动科创板期权研发工作。加大多元投资端建设,持续推动理性投资、价值投资、长期投资理念,助力科创板行稳致远。
科创板投资体系不断丰富
近年来,上交所积极发挥指数在加快投资端改革、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方面的重要作用,根据科创板发展情况,稳步推进科创板指数编制。
2020年7月份,上交所发布了第一只基于科创板编制的指数——科创50指数。2020年9月份,首批科创50ETF成立。目前,科创板已形成由宽基、主题、策略等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,指数数量已达25条。
跟踪科创板主题、策略指数的产品数量及规模日益提升,已逐渐形成场内场外多渠道投资、现货衍生品相互促进的产品生态。例如,数据显示,科创芯片指数跟踪产品数量共17只,合计规模约306亿元,年初以来规模增长超214亿元,增幅达235%。
科创板ETF产品链持续丰富,积极推动基金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。2022年,科创板芯片、科创板新材料ETF、科创50增强策略ETF等产品在上交所上市。2023年,共有2只科创成长ETF、8只科创100ETF已上市,2只科创板生物医药ETF获批(其中1只已上市)。截至目前,科创50ETF产品规模达到2100亿元,是A股市场仅次于沪深300ETF、中证500的指数产品。可以说,科创板ETF产品持续引导资金投入科技创新行业,支持科创企业发展。
今年以来,科创板共推出科创200、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等9条指数,科创板指数总数已达25条,构建了覆盖规模、主题、策略等类别的科创板指数体系,为中长期资金提供多元投资选项,引导资金支持“硬科技”发展。
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科创板成为新质生产力的“主阵地”,科创板指数及指数基金的投资价值进一步显现。
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近七成
科创板因其坚守的资本市场定位,从开市伊始,就受到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,高质量国际化进程稳步前行。多年来,科创板“机构市”特征初步形成,已成为境内机构化、指数化程度最高的板块,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近七成。
一位外资投行人士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外资机构通过ETF等方式投资科创板,以及科创板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和海外业务布局,都对国际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。未来,科创板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,促进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合作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为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科创板市场,推动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港通标的。据资讯数据统计,自2021年2月份科创板股票纳入沪港通以来,沪股通股票中的科创板股票从12只增至293只,科创板市值覆盖率由15%提升至85%。
科创板指数也有效促进了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。例如,科创50指数产品化率达到14%,大幅高于沪深300、中证500、创业板指等主要宽基指数2%至4%的水平,助力科创板成为机构化、指数化程度最高的板块。
中长期资金构筑科创板板块投资“基石”。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,科创板公司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活跃账户数超过6万户,专业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约四成,交易额占比近半。
启盈配资 网站地图